| EN 手机版

主页 > 前沿动态 >

我国共享大科学装置介绍——公益科技设施
发布时间:2022-08-01 16:17

1.中国遥感卫星地面站

中国遥感卫星地面站建有密云、喀什、三亚、昆明、北极5个卫星接收站,主要任务是接收国内外陆地观测卫星和我国空间科学卫星数据,提供卫星数据的归档、处理、分发以及共享服务,为国家重大需求、重点项目提供数据保障;开展地面系统能力建设、相关技术研究和国内外科学技术合作。


(来源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

2.遥感飞机

遥感飞机能进行不同电磁波范围(紫外、可见光、短波红外、热红外、微波)的遥感仪器的飞行试验,从而形成优势互补,技术先进的高分辨率成像、夜间热红外探测及微波穿透云雾和全天侯工作的运行系统。


(来源:中国科学院对地观测与数字地球科学中心

3.长短波授时系统

长短波授时系统主要由时间基准保持系统、BPL长波授时发播台、BPM短波授时发播台组成。承担着我国时间基准保持和长短波授时发播任务。


(来源: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

4.东半球空间环境地基综合监测子午链

东半球空间环境地基综合监测子午链简称“子午工程”,15个综合性观测台站,其主要科学目标是探索空间环境中的灾害性空间天气的变化规律,通过对我国东经120°子午线和北纬30°纬度线附近空间环境的监测,弄清我国上空空间环境的区域性特征及其与全球变化的关系,并与天基探测相结合,建立相应的空间天气因果链模式,发展综合性的空间环境和空间天气预报方法,为做出有重要原始创新的科学成果提供监测基础。


(来源: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

5.中国西南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库

中国西南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库总体科学目标是建成国际上有重要影响、亚洲一流的野生生物种质资源保存设施和科学体系,使我国的生物战略资源安全得到可靠保障,为我国生物技术产业的发展和生命科学的研究源源不断地提供所需的种质资源材料及相关信息和人才,促进我国生物技术产业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我国切实地履行国际公约、实现生物多样性的有效保护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奠定物质基础。


(来源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6.“科学”号海洋科学综合考察船

“科学”号海洋科学综合考察船的主要科学考察目标包括:大洋环流系统与气候变化,海洋动力过程与灾害,深海生物、基因资源及生物多样性,大洋生态系统与碳循环,洋中脊与大陆边缘热液系统及地球深部过程,深海海底油气资源形成机理等。


(来源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7.“实验1”科考船

“实验1”科考船长期为中国科学院内外海上科考项目提供基础平台保障,获取各种极具价值的涉海学科数据,为我国海洋声学、生态、化学、物理、大气、地质与油气资源等研究与开发提供重要依据,也为巩固提升中国科学院海洋科技前瞻研究水平和新型水下设备研发奠定坚实基础。


(来源: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

8.航空遥感系统

航空遥感系统由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承研,其主要履行四个平台的任务,包括成为新型航空和航天载荷的实验验证平台,成为支撑地球系统科学研究的综合平台,成为国家各类遥感应用的数据获取平台,成为国家应急响应的平台,即国家级的减灾、应急监测平台。


(来源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

9.载人潜水器与海上作业母船

载人潜水器与海上作业母船简称“两器两船”,包括深海勇士号载人潜水器、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探索一号船、探索二号船。其中探索一号船和探索二号船是深海勇士号和奋斗者号的海上作业支持母船,除支持载人潜水器海上作业外,同时可开展常规科学考察和深海装备海试等其他海上作业。


(来源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

0

第二届世界科技与发展论坛

信任·合作·发展